阅读历史 |

第59节(1 / 3)

加入书签

饮过茶,刘珩深深的看了她一眼,合上双眸,闭目养神。

崔莞的心始终提着,生怕一不小心,又成了刘珩消遣的玩物。

不过,此次她的担忧显然是多余。

这一路上,刘珩极为安静,并未多加刁难,但琐碎之事,尽数压于崔莞身上。

斟茶倒酒,焚香添炭,研磨润笔,马车中能行之事,她均一一经了手。

这一日,就在崔莞静静跪坐在一旁,挽袖研磨之时,前方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那是刘珩差遣出的探子。

“主子,前方不足五十里,便是临淄城。”

闻言,崔莞研磨的手不由微微一颤,临淄,终于到了啊!

☆、 初入临淄锦书来(中)

临淄,稷下学宫所在,百家争鸣之地,古来便是天下贤人学士向往的归处,无论是儒、道、名、法、墨、兵、农、阴阳、纵横诸家,均可在学宫林立并存,朝夕争辉。

不任职而论国事,不治而议论,无官守亦无言责,在稷下学宫中,非但不问学术派别,便是国别家世,年貌资历也均不过问。

只是,天下贤士何其多,而今年年学宫开讲之时,能进入听讲争辩者,不过百人。

但凡自稷下学宫中走出的大儒,世人皆赞誉为稷下先生,其门下之徒,则为稷下学士。

一旦成为稷下学士,便为世家王侯座上宾,于天下人心中,有了一席之地,一言之铿。

可惜,这般风采绝伦的人物,百不获一。

而崔莞所迫切的,便是成为那人之徒,成为稷下学士。

顺顺利利的入了城,听闻耳旁一阵阵喧哗,崔莞心中抑制不住微微激荡,到底是来到临淄了,只要能在此呆到明年春暖花开之际,她便可想法子进入稷下学宫。

不过,这一切,仍旧取决于眼前这人。

仿若察觉到崔莞投来的目光,闭目小歇的刘珩陡然睁开眼,一双眸子幽然深邃,哪有一丝初醒之人的迷蒙。

崔莞下意识垂眸敛目,避开了刘珩似笑非笑的眼神。

见此,刘珩不由低低笑了起来,“孤原以为几日同车,卿卿早已不臊了。”

磁沉的嗓音,缓缓回荡在车厢中,若是别的小姑子,怕是会被这靡荡的惑言勾得满面绯红,可惜坐在车厢中的人,是崔莞。

她木着一张脸,头未抬,眼未掀,端端坐在原地,静静的说道:“殿下错矣,实是阿挽不好男色也。”

一言出口,四下的气氛陡然沉凝如冰。

然而这几日近身服侍,令崔莞或多或少掌握了几分刘珩的心思,至少此时此刻,她心中甚明,刘珩的底线究竟在何处,不越,便可相安无事。

刘珩深深的盯了崔莞紧抿的唇角一眼,眸中隐隐流转着一丝莫名的光芒。

少顷,他身子一歪,斜斜地倚在着软锦的车厢内壁上,低沉的声音再度悠然而起,“阿莞。”

“诺。”崔莞轻应,面不改色。

“滚。”

仍是温和的语气,却透出一丝森然之意,此话一落,驭车的墨十三,驾轻就熟的停下马车,非但墨十三,整支行队忽的尽数停下了。

一路上,这般戏码已不知上演了几回,他早已见怪不怪,若每日不来个两三回,只怕他自己也不甚习惯罢。

“诺。”崔莞再度轻应一声,膝行挪至门帘前,抬手一掀,对上墨十三与众侍卫仿若看好戏一般的眼神。

她未在意,横竖见多了不是?眨了眨眼,她冲墨十三轻轻颔首,接着灵巧的跃下马车,慢慢渡步走向最后一辆,也就是岑娘所乘坐的马车。

“我猜,你也该回了。”岑娘瞟了一眼慢慢爬入车中的人影,淡淡的道:“今日比昨日又迟了一些。”

“落荒而逃与闲庭漫步,总是有区别的。”崔莞坐稳身子,取盏斟茶,一连饮了两盏方缓缓回道。

岑娘摇了摇头,脸上神情漠然,心中却是一片无奈,自驿站后,这小姑子的性情一改以往的怯弱惧怕,一日一日的,行事愈发大胆从容了,也不知这般改变,是好是坏。

车队不紧不慢,朝临淄城东行去,东门之外,是一片起伏山林,而山林脚下,则是覆在皑皑白雪之下,静待开春的农田,介于山林与农田之间,有一个庄子,这是刘珩在临淄的落脚之处。

不过,出城之前,车队停在了一间客店门前,刘珩率先下车,在众人的拥簇下步入客店内,崔莞与岑娘则慢慢跟随在后。

入城后,原本的百人车队一分为二,随在刘珩身旁的侍卫,顿时锐减为原先的二三十人。不过,纵然这般,这间小小的客店也容不下如此多的人。

故而,外头仍余下莫约十数侍卫,守在客店门前。

此景对临淄的百姓而言,并非什么大惊小怪之事,年年临近稷下学宫开讲这数月内,似这般远行而至的车队数不胜数,甚至堂而皇之携着百余护卫招摇过市的世家子弟,也时常目睹。

由此可见,刘珩所带之人还算是少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