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节(1 / 4)
★★★★★
“真是干脆利索!”
看到袁世凯被击毙的消息,在日本东京的孙文和黄兴也是惊讶不已。孙文自恃如果按照自己的意思行事,是最好生擒袁世凯,但与其夜长梦多让袁世凯逃跑,与其将来被动,还不如现在就干得一干二净,免得麻烦。只是,在黄兴看来,不管怎么样,袁世凯也是大总统,就算有过错,也应该是提交议会弹劾还是司法审讯,那样才有足够的道义立场,就这样杀掉却是不妥。
于是,在对徐天宝的态度上,孙文和黄兴又有了分歧。
孙文对汪精卫说道:“兆铭,你立刻设法回国,和徐天宝取得联系,我们要联合徐天宝,共组共和政府。”
汪精卫诧异道:“先生怎么还相信这些军阀呢?谁能担保徐天宝不会是第二个袁宫保?”
孙文笑道:“徐天宝是留过洋的,辛亥年的时候也支持共和反对立宪。而袁世凯呢?他是旧官僚,旧派人物,而徐天宝和咱们一样,是新派人物。再说,二次革命的时候,他不是支援了我们很多枪支弹药吗?”
汪精卫说道:“徐天宝是个只许他革命,不许我们革命的人,在东北时就这样。如今老袁已死,北洋群龙无首之际,他会把嘴里的肉吐出来与我们分享吗?”
孙文笑道:“我对他有信心!”
298盖棺定论
自从这场突然的战争打响后,由于东北和德国方面的特殊关系,德国领事得以秘密会见了徐天宝,这个职业外交官在这种私下的场合,极力鼓动徐天宝自己做总统,并表示德国方面可以提供一切必要的援助,甚至还暗示他不必顾及列强的干涉,必要时候德国会帮他出面摆平,当然这一切不是无条件的,德国领事隐晦地但还是一口气提了不少要求,无非是要扩大德国在华权益,争取获得影响(控制)中国的主导权,末了他还抛出一个相当诱人的诱饵。这位略微有些发福的领事宣称:一旦战事结束,徐天宝建立起强有力的政府并实现国内和平后,德国方面可以率先承认中国民国政府。至于如何建立政府并获得必要的外衣,德国方面并没有意见。
在徐天宝看来,德国人希望能在远东获得一个可靠而又有实力的盟友。德国迫于欧洲形势的严峻,迫切希望能够拉拢一切对抗协约国家的伙伴,像徐天宝这样已经有过对协约国动手记录的强力人物(指中俄冲突)正是德国所需要的。但是,徐天宝有徐天宝的考虑,自己不可能在明知德国将在一战中战败的情况下让自己和德国走的更近了。所以,徐天宝只是委婉而含糊地表达了对德国人的感谢,而没有做出任何实质性的承诺。
徐天宝表示,无论他当政与否都将与德国继续保持和发展友好关系,对于东方人语言词汇的微妙,德国领事先生也已有些了解,所谓“发展”无非是进一步深入的代名词,按照一贯思路,徐天宝要想真正成为有实权且能控制住局势的总统非得找一个帝国主义靠山不可,就像袁世凯投靠英国一样。
话说东北军入城之后,只是在陆建章的带领下在北京城里满世界的搜捕北洋高官,普通中下层官员还是被要求照常办公。东北军的巡逻队在北京的大街小巷里巡逻,和他们一起巡逻的还有穿着黑色制服的警察。按照东北军的规定,军队只在一开始为其三个月的军事管制时期负责治安,三个月之后军事管制时期一过,这任务还是由警察来执行。
除了大街上到处走的军警,还有隐蔽战线上的总参谋部情报科的人也在忙碌,因为徐天宝不日就将进京,与列强各国商谈后袁世凯时代的外交问题。
徐天宝进京的行程和时间是高度机密,而且东北方面对外宣布徐天宝将坐火车前往北京,而实际上,徐天宝提前了一天就坐飞艇来到了北京。而徐天宝到达北京的第一件事,就是接见徐树铮。
徐树铮和被捕的其他北洋系高官一样,只是被严格限制了行动和通讯,其他还和往常一样。得知将要得到徐天宝的接见,徐树铮还特地穿上了军装,精神抖擞地坐上来接他劳斯莱斯幻影。
“开车!”徐树铮用命令的口气说道
司机瞥了他一眼,心想你的谱比天帅还大!在路上,司机故意来了两次急刹车,弄得猝不及防的徐树铮前仰后合。
下午,在新成立的北京军管会会议室里,徐树铮终于见到了这个把一代枭雄袁世凯送上黄泉路的男人。
“徐大帅!”徐树铮向徐天宝敬礼
徐天宝内穿军装,外罩一件呢子斗篷,腰里陪着军刀,手戴白手套,也回了徐树铮一个军礼。说道:“又铮,我说话不喜欢兜圈子,咱们直来直去。人才宝贵,我不想段祺瑞就这样血染沙场,咱们中国人不应该内斗,而应该一致对外。所以,我希望你去说服段祺瑞,加入新政府。”
徐树铮脑筋转得快,随即问道:“那么卑职以何种身份去劝降呢?”
徐天宝笑笑,心想徐树铮果然是人精,便说道:“总参谋部少将处长。”
“是!卑职一顶全力完成使命!”徐树铮又敬了一个礼。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