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6节(2 / 3)

加入书签

张总对安夏的话表示不理解,开两个星期的会,不是很正常的吗?

中创经常开一个月的会,最后互相无法说服,然后讨论的事项就算了。

虽然讨论的事情没了,但是这也不算什么坏事啊。万一,做这事劳民伤财还没收益呢?

张总继续努力劝安夏接受中创的投资:“现在除了紫金之外,已经有很多家小公司起来了。

吃了吗的对手有美餐一顿,中国货的对手有淘淘网和亚迅,游戏就更多了。要是不迅速占领市场份额,那市场就会被别人占去。”

“我再考虑考虑。”安夏不想再跟他多废话,要她出让控制权,绝对不可能。

往她的公司里插董事都不可能。

在她身边的人,必须跟她一条心。

见安夏如此坚定,张总不肯放弃:“现在哪个投资公司不需要控制权?对,创始人团队是公司开始的源泉,没有创始人的创新,公司都不存在。

但是公司开始运作之后,就是一个商业体,要考虑的东西很多,不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一拍脑袋就可以做决定的。

人少的时候没有关系,人多的话,肯定是要对投资者和员工负责的嘛。”

“何况,像你刚才也说了,紫金科技在国内是很强。但是放在全世界的舞台上,到底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新兴企业。

这些国际投资公司,最重视创始人的资历,或者是投资项目的科技含量。

我记得安总原来是九厂的一个工人?现在紫金用的许多科技也并非原创,而是从ib,或是日本那边过来的。

当一个商品,没有一个人要买的时候,其它人也不会多看一眼。但是一旦已经有一个人先买了,就会容易带起群体效应。

如果有我们中创先投了,那其他投资公司也会把更多的关注投向紫金……”

赵总还在说,安夏微笑着听,听完了优雅地向他笑笑:“抱歉,我不能接受这个条件,我去补个妆。”

说罢,便拿着她的小手包转身离开大厅。

补妆只不过是一个借口,是一种委婉表示「我不想站在这里听你放屁」的态度。

安夏在洗手间的镜子前,稍稍补了一点口红。

“很漂亮的项链。”旁边一位气质雍容的女士称赞道。

“谢谢,这是我找一位设计师定制的。”

安夏笑盈盈地看着她,等着她下面的话。

今天整层楼,就只有投资基金行业的年底聚会活动,其他人不会过来。

会出现在这个洗手间的女士,绝对不是路人甲。

这种人,平时也绝对不会跟路人甲聊天搭话。

夸项链,只是找到一个搭讪的理由罢了。

所以,安夏没有只说「谢谢」,而是还带出了下一句。如果她有心接着聊,就可以从设计师、定制聊到别的事情上。

如果不想聊,只要点头笑笑,就可以走了。

递话递全套,方便你我他。

两人一起离开洗手间之后,那位有粤语口音的女士向安夏自我介绍:“我是高盛公司亚太地区的副总,陈颖。”

高盛集团,华尔街五大投行之一。

安夏伸出手与她交握,陈颖询问起安夏寻找投资的意向,有什么要求。

双方相谈甚欢,高盛总公司当然不知道在一个发展中国家有什么公司。

但是陈颖知道,她每天都会使用紫金论坛,偶尔也会在「吃了吗」上面点外卖,对整个团队的印象非常好。

“紫金论坛的新闻版很厉害,很多新闻的播发速度,比广播和报纸快多了。”

“那个其实不应该算新闻,新闻是需要经过有关部门审核后才能发出的,我们那个,只是收集一些网友们刚好看到的事情。”

一来二去,还是聊到了重点,投资。

安夏索性摆明了条件,她只要投资,希望投资人只管收取财务上的利益,不要插手公司的管理。

陈颖沉吟片刻:“不要控制权不是没有先例,但是你要证明,你的想法,是与绝大多数消费者的利益是吻合的。我们才能放心地不插手。”

道理没错,就像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说要独自出门干一番大事业,家里人怎么也不可能真的相信他。

公司同理。

公司没有成年与未成年的划分,那就要看公司管理者的脑子是否成年了,不会干出什么违背消费者利益的事情,导致投资方亏损。

“好的,我回去准备一下资料。”

“尽管啊,正好大老板这几天在国内,周二就走,他敲定的事情,流程办下来特别快,他一走,没人ph,每次流程都得拖到最后一刻,最近谈投资的人又比较多。”

“谢谢提醒,我马上就准备。”

安夏赶回公司,都已经十一点多了,公司里早就人去楼空。

连自助餐场地都收拾的干干净净,完全看不出这里打翻过蛋糕,泼过汽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