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异能农场主 第19节(1 / 3)

加入书签

老汉对这小姑娘也感觉挺好的,毕竟是村里难得一见考上了大学的,态度十分温和,说:“是不是你妈不想让你上学,你想让我帮你去说情?”

潘婉婉摇摇头,说:“不是,三爷,我想跟您借钱。我妈肯定不会让我去读书的,说再多也没用,上次村长也提了这个事儿,我妈上面答应的好好的,回到家就把我训了一顿,说我不听话,还学会找人帮忙了。”

卫靖泽听着觉得不对劲,考上大学是多好的事儿啊,城里许多人想方设法送孩子上大学,平时读书就严格要求,考上大学那可是欢天喜地的,怎么到了这儿反而不乐意送了呢?

老汉吃了一惊,问:“你想借多少?”

潘婉婉有些难为情,不过还是鼓起勇气说:“我只要借一点生活费和路费就可以,学费我可以申请助学贷款,您放心,我只借这一次,以后我会自己打工赚钱,不用找您借了。”

卫靖泽忍不住了,问:“你妈妈咋想的?出个大学生多不容易,怎么就不送你了呢?”

潘婉婉无奈地说:“我妈妈本来觉得读大学是好事儿,可是听别人说,女孩出去读大学不好,会乱来,还把心养大了。女孩子以后反正是要嫁人的,大学学费那么贵,不就是大把钱撒出去收不回来么?所以我妈就不乐意了。”

卫靖泽肯定又是搬弄西家长东家短的那些长舌妇说的,这种人爱搬弄是非也就罢了,偏生也没见识,喜欢做些损人不利己的事儿,潘婉婉上不上大学,跟她们有什么关系?不过是看不得别人好而已。

但是卫靖泽和老汉也不能就真的答应潘婉婉说借钱给她,也不是担心潘婉婉还不了钱,就卫靖泽自己来说,如果潘婉婉是努力考上大学,却因为穷而无法去读书的,他肯定就直接帮忙了,可是人家爸妈都在,家里也没有困难到拿不出大学学费的地步,卫靖泽如果真掏了钱,那就是打了人家爹妈的脸了,乡里乡亲也不是这么做的。

潘婉婉这孩子,胆子确实是够大,只是因为没什么社会经验,竟然想出来这样一个主意。

卫靖泽直接说:“要不,我帮你去跟你妈妈说说?”

潘婉婉十分笃定地说:“没用的,我妈铁了心了,还说如果我再继续说要去读书的事儿,她就找媒人给我相亲,早早把我嫁出去,我就不会胡思乱想了。”

卫靖泽听了也是哭笑不得。

“那你爸呢?你爸怎么说?”

“我爸?我爸挺高兴啊,可是他让我听我妈的,说我妈这些年在家里忙里忙外的,不容易,让我少给我妈添麻烦。”

得,这对爹妈也太拎不清了。

这年头,上学也是个奇怪的事儿,农村的许多父母都不注重教育,觉得孩子交给老师和学校就好了,孩子成绩不好或者是做了坏事,就是老师没教好,是学校的责任,甩锅甩的干脆利落,甚至城市里也有些家长是这样的想法。城市里呢,确实是拼命供孩子上大学,可是家长们说的最多的不是让孩子要如何正确把握自己的人生,而是老子辛辛苦苦供你读书,你就要好好读,读完大学出来不是要做官就是要赚大钱,不然对不起老子一番苦心,可孩子不是圆梦或者是填补遗憾的工具,他们是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有自己的人生。

所以,中国许多年轻人都是撕裂的,是矛盾的,是迷茫的,他们承担着父母给的期望,又想过自己的生活,十分纠结和挣扎。迷茫的是,有时候父母给的方向是错的,目标是无法实现的。

卫靖泽看了看老汉,说:“这事儿你别着急,还有半个月时间才开学对吧?哥我就赞助你一张车票。这是送你的大学礼物,也不要你还。你上学这事儿呢,明天你三爷先打电话给你爸爸说,要是你爸爸说不通,我们让村长跟他说,难道你爸还敢不考虑村长的话?至于钱的事儿,不是你应该考虑的,上大学后,要记得多读书,多长见识,抓住机会提升自己,知道吗?”

又要钱

潘婉婉一想,觉得这也是个办法,便答应了。

老汉也说:“你放心,明天我就给你爸打电话,现在你爸也是累了一天了,就让他先休息。你现在快回去,别让你妈着急你。”

潘婉婉站起身,说:“谢谢三爷,谢谢泽哥,要是我能去上大学,我一辈子都记得你们的恩情。”

卫靖泽说:“你小小的孩子,提什么恩情。好了,别担心,我保证你一定可以去上大学。”

潘婉婉立时就露出笑容,说:“好,我信你。”

潘婉婉慢慢走远了,卫靖泽忍了半天,还是忍不住叹了口气。

老汉掏出自己的烟点上,熏得大风立马换到了卫靖泽这一边趴着了,他不怎么喜欢烟味儿。

第二天。老汉就用卫靖泽的手机给潘婉婉的爸爸潘大正打了电话,寒暄之后,便说了自己的意思。

“大正啊,你不知道,多少人羡慕你闺女考上了大学呢!这可是咱们村的好事儿,你可不能听你媳妇瞎咧咧。”

潘大正便心思有些动摇了,他就是耳根子有些软的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