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异能农场主 第225节(1 / 3)

加入书签

老专家乐道:“你就得了啊!不带这样炫的,你那大孙子,谁家不羡慕?”

两个人慢悠悠地说着家里的事儿,还说英奇师傅的手艺,说天赐宝宝的可爱,这种不问世事,只关心自己的小日子的时光,真是太舒服了。

于是……两个老头儿差点在河边睡过了午饭时间……

两个人还互相埋怨来着,说都是对方的错,差点没吃上饭,要知道英奇师傅的手艺是让大家顿顿光盘的,不然老头儿老太太们怎么能够红光满面呢。

卫靖泽第一次看到老专家,还以为是个上了年纪的老愤青,现在看来,人家其实也有天真可爱的一面,嗯,就是被陈老爷子骗的时候感觉挺天真的,跟人斗嘴的时候挺可爱的。

忙活了春耕的事儿,卫靖泽还要忙活着种西瓜的事儿。

到现在为止,大棚里的蔬菜和草莓基本上到了枯萎的时候,所以大棚拆掉顶棚,能够开始种植别的东西了。

眼看自己是没什么时间管种药材的事儿了,卫靖泽只好选出几个人来跟着老专家学种药材,别错过了种植的时间,又要等一年。

最近是播种的季节,田地里的事儿老人家们也帮不上太多忙,所以他们除了帮着摘菜之类的,很多时候还去弄个春游之类的,虽然在这乡下住了几年了,可是他们文艺的心思是一点都没有减少啊。

赵令齐则是很少出门的,以他的身体状况,一个小小的台阶就能够难住他,他也不喜欢麻烦别人,所以出门就拿着拐杖,说实话,他那风度气质,拿着拐杖还真是有些破坏美感。

尽管大家都惋惜,却没有办法,只能够靠在卫靖泽家住着慢慢养着,当初他病的都没办法自己动,只能够靠着儿子背进背出的,现在能够站起来自己走路,已经十分难得了,说不定多住一段时间,就能够好起来呢?如果能够好起来,赵森阳愿意把自己所有的资产送给卫靖泽夫夫两个作为谢礼。

有时候那位老太太或者老头儿好心,就可以搀扶着赵令齐在村子里溜达一下,去大马路上转一转,没有的时候他就不怎么出门了,赵森阳把他的琴都送过来之后,他多了事儿干,那就是在房间里抚琴。

卫靖泽是第一次看到弹个琴仪式感这么强,赵令齐不方便洗澡沐浴,那也会仔细洗手,然后焚香,才郑重地将古琴拿出来,摆在琴架上,开始抚琴,等一块香片烧完之后,他就不弹了。他的意思是,琴虽然是死物,却也有品格,不能一天到晚操弄,不然就损了其中的韵味了。

卫靖泽却想,如果是一个新学琴的,能不一天到晚练琴吗?不然怎么进步到这样的境界?

卫靖泽没啥文艺细胞,连哼曲儿都是哼的军歌,所以也听不出有多好,倒是老头儿老太太们经常希望闲时听赵令齐弹一曲,这群老头儿老太太们平时生活品质不差,名家艺者的表演看过不少,他们欣赏,说明赵令齐的水平还是很不错的。

卫靖泽有个想法,希望孩子们能够机会来听听赵令齐弹古琴,还有其他的传统乐器,只是不知道赵令齐会不会答应。

卫靖泽家的果园在春天的盛景,在家长圈子里是十分出名了,只是他家的园子不对外开放,所以多数人只能够远远地观望一下而已。

有些人向往这样的盛景,也不奢求能近距离观赏,只远远地看上几眼也成,经常有家长送孩子来学校的时候,正好站在桥上或者河边,远远地看一下远处那如披着彩霞的山坡。

这果园的花朵是一年比一年更盛,因为果树在一年一年长大,开出来的花朵也越来越多。

这天也是天气多云的一天,一些家长来送了孩子之后,也不急着离去,准备在村子里和村子附近溜达一下,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这里可是比所谓的农家乐之类的地方还要原始的,更具有自然情怀的地方。

“那栋最高的楼您看到了嘛?那就是校长家!那房子可真不错,听说是国际上获过奖的设计师设计的呢!”

“确实是漂亮,恐怕花了不少钱吧?”

“相对于农村别的房子肯定是算多的了,不过相对这城里的房子,真的要实惠多了。我有时候也想,如果我在农村有块地,也要盖个这样好看的房子,里面户型想怎么设计就怎么设计。前面是花园,后面也是花园。”

“人家这是农家,当然这么设计自己的房子了。”指的是前面那片水泥地。

“那个我当然知道了,但是我又不种田,就没必要了吧?”

“干园丁的活儿要累死你!”

“哈哈……妈妈你可以来帮我!”

“想得美!”

两个人一边说着,一边朝着村里走去,村子里不允许外面的车子进来,人倒是可以进来的,此时大马路两侧的农田都是在耕田插秧,一派忙碌的景象,不过都是机械在忙碌,效率还是很高的。

叉水村的理念已经传到了别的村了,用机器干活,省时省力,省下来的时间和力气可以用来干别的活儿。

走到村口,那个年长一些妈妈就说:“我好像听到了琴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