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节(2 / 3)

加入书签

克图负责实验新品种玉米在黑龙江的培育。

第二年,玉米在黑龙江的产量竟然达到了亩产600斤!

当即康熙便下了圣旨,将李煦一家抬到了满洲正红旗。

李星晚接到圣旨的时候,挑眉一笑,深藏功与名。

要不是她矜矜业业的完成小任务,收集了三百积分购买了新品种玉米的种子,她爹还得努力个十年才有可能种出这高产量玉米呢。

虽然她爹的聪明让她没有了用武之地,但是她总算起到一个加速器的作用嘛,

[叉腰]

李星晚抬旗之后自然不用小选,因着今年没有八旗秀女的大选,自然也不用去参加大选。

李煦完全没觉得自家姑娘会被大选刷下,已经提前从宗室里开始相看,打算把看中的人跟皇上提一提,敲敲边鼓。

虽然李家是刚抬旗,但是没抬旗的时候,他儿子就能娶正二品工部侍郎的嫡女,如今可是抬了旗了。

讲道理,宗室里一些默默无闻的小透明根本不被他看在眼里。

而以康熙对李煦爱重,宗室里的王爷们,李煦还真有资格挑一挑,毕竟同在江南的曹家已经有一个姑娘被指给了宗室郡王做嫡福晋,没道理他李煦的嫡女会比曹家的姑娘嫁的差。

没想到就在这时接到了康熙今年要第三次南巡的命令,他心思一转,突觉这是个好机会啊。

正好宗室有不少黄带子是会作为御前侍卫跟着康熙出行的,等到人来了江南,他还能亲眼瞧瞧那个更好。

在李煦的摩拳擦掌中,京城皇子们兴高采烈中,皇上的第三次南巡就此开始了。

抠门精上线

南巡这件事是由康熙发起的,这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政治活动。

从京城到江南,一路分陆路和水路,随行人员足有两千余人,花费甚巨。

而这笔银子是绝对没法从国库拿出来,几十万两银子的花销,国库虽然能拿出来,但是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

相比于几十万银子作为军费送去北边,皇帝出行游玩花了几十万银子可就是天大的丑闻。

以当前的消费水平,一个长工一年能够赚到八两银子,这是在江南等地的价格。

而在东北人烟稀少的地方,一个长工一年做工最多也不过能赚到十到十二两银子,已经足够养活一家六七口人。

这就意味着康熙南巡两个月的花费足够三十万普通民众生活一年的,这是何等的差距啊。

即使所有人都明白康熙南巡不是为了玩的,政治安排才是主要目的,但是百姓可不会管有什么目的,只会看表象。

这也就是曹李孙三家能够接驾数次的重要原因了,康熙需要一个钱袋子来给他掏银子。

李煦自己当然拿不出那么多的银子,李家也绝对没有能力拿出这些钱,拿出一次都要将整个李家搜刮的连根草都不剩,更何况康熙南巡这么多次呢。

但是康熙能够把接驾的事情交给他,自然也是因为这其中存在一定的操作空间。

李煦手上拿着织造、盐税、关税三个差事,这三个差事全都是最好贪污的地方,油水最多,是人人艳羡的好差事。

李家经营多年,财富自然不少,但是富裕和实实在在的现银还是有区别的,多少人家富贵之极,手里拿着无数珍宝,任意一件都是价值连城,但是偏偏缺少现银。

而南巡路上的所有花费,从粮食到路费,以及在陆地上的吃住都是极大的花销,万万不可能让皇帝显的寒酸。

皇帝若是显的寒酸,那南巡的目的就大打折扣了。

李煦先是以盐引和织造名额为由像江南各商户要求献金。

盐引本就要花钱购买,而李煦做的就是在此之上要求盐商和布商购买进入场地的资格,以此得到大量现银。

因为不能做的太过分,所以这部分收入实际上是填不上南巡的所有亏空的。

而缺的那部分自然只能由李煦自己补上了,还好康熙也算懂得体恤,不是一味压榨自己的心腹。

他默认李煦在织造和盐税领域的贪污,以填补李家两次接驾的亏空。

但是如今又是第三次接驾,因前两次南巡,李煦早就使出了所有的手段聚敛财富,而这第三次,真的难以拿出银子了,毕竟盐政上再有钱,也不是没有节制的。

若是康熙南巡时间拉的间隔久一些还好说,能够缓过来,可难就难在,南巡太过密集,前两次南巡已经掏空了织造上的钱,经过了李煦多年经营才缓过来一些,把账面填平了。

还好康熙恰在此时开放了国库哦,允许朝臣向国库借银,李煦也松了一口气,从国库借了二十万两银子来应急。

他还多长了一个心眼,拉着自己的妹夫也就是江宁织造曹寅和杭州织造孙文成共同向国库借银,万一后面出了什么事,这人一多起来分量可就不一样了。

而后续这个钱嘛,自然只能靠李煦在差事上抽出的钱去还国库了,这大概又要十几年的去填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