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军事演习(1 / 3)
走出了总统府,在烈日的曝晒下,陆征祥感到一阵晕眩,脑袋里猛然划过一道电光,若是秦时竹来做总统,怎么样?陆总长留学多年,见识广博,为人虽然有些迂,但绝不腐,个人名节和民族大义看得还是比较重的。他也不想做汉奸、卖国贼,这么多年的教训一直萦绕在他心头,中国之颓势固然是由于积贫积弱,但很大程度上和上位者的软弱无能也分不开干系。袁世凯原本在他心目中是一个强人,但目前看来,此人也老了,比不得秦时竹年轻有为,锐气蓬勃。怎么办?算了,我还是安安稳稳做我的外长吧,我一没有军队,二没有财政,换不换总统我说了也不算……
说真的,陆征祥误会了袁世凯,老袁真不是为了条约而不爽,这个条款在他看来已经大大有利了。要是以往,不要说撤退驻军,哪怕俄国发一个尊重中国在外蒙主权的声明都难,这次取得这么大的成就自然是可喜可贺。
老袁不爽的是,这个成就是秦时竹和唐绍仪带来的,虽然条款最后是陆征祥送来他签字,但他早就知道这全部是北疆和唐绍仪拟定的方针,陆征祥无非是中间交割的一个二传手而已,刚才的怒气冲冲是因为自己的威望受到了挑战,更让他生气的是,自己一手扶植起来的陆征祥居然辜负了自己的期望,不但没有争得谈判的主动权,甚至连达成一个不属于自己的协议还如此乐颠颠,简直就是在挑战自己的权威。
袁世凯毕竟是经过风浪的人,现在正是镇压二次革命的关键时刻,好不容易中立了秦时竹,可千万不能把他惹恼了。至于俄军的装备归属,袁世凯虽然有点舍不得,但一来仗不是北洋军打的,你凭什么跟人家要?二来,秦时竹反正是个军火贩子,这些多余装备归他就归他吧,什么时候见北疆国防军短缺过军火,犯不着和对方为了这点小事翻脸。
想通后,袁世凯气也顺了不少,提起笔来“刷刷”就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等会盖上总统的大印,他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天还是那么热,在前线的李纯居然没有给自己带来好消息,这才是最要命的,气刚刚顺畅一点后,那颗圆滚滚的大光头上又冒出了汗珠。
七月了,东北的天气虽然比起关内来要凉爽的多,但终究让人感受到一阵阵的热意,如果躲在树荫下乘凉还算得上一种享受的话,那么全副武装参加军事演习可称得上是一件苦差事,偏偏北疆国防军就揽了这样的差事。与去年夏天不同(秦时竹当时在避暑胜地北戴河巡阅),秦时竹也身穿上将服参加演习,胸口的勋章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
对国防军进行大规模演练,并不是秦时竹心血来潮之举,相反是早已计划、早有准备。虽然部队扩张得很快,装备也还算新颖,但几个高级将领心里都清楚,北疆国防军还远远谈不上一支劲旅,起码按照他们心目中的劲旅要求还有很长的距离。
从战绩上来说,国防军的表现并不差,去年打得北洋军丢盔弃甲,今年打得俄国兵抱头鼠窜,在国人的心目中,国防军早就成为了民国第一精锐。但在外表辉煌的背后,隐藏着不大不小的危机,这一点外人不清楚,国防军自己却心知肚明。
打北洋军,一是占据了山海关的地形之便,二是打了袁世凯的措手不及,三是因为国防军在武备和后勤保障上远远胜于对手,取得这样那样的胜利,本在理所当然。打俄军护路队,一是占据了地理优势,国防军在内线作战,无论指挥和调度都比较方便,第二还是武备优势,飞艇、战车、迫击炮、信息优势和重炮部队都让俄军吃足了苦头。
平心而论,国防军在这两次大规模的战斗中,其战略思想和部署都是对头的,正确的指导思想是作战胜利的基础性保障,但这并不等于说,有了正确的战略胜利就可以手到擒来,相反,不在战术上压制住对手,纵然取胜也是惨胜。仅就对俄一战为例,国防军士气是高昂的(由于是为国作战,爱国主义激情和民族情绪空前高涨),作战品质也是顽强的(将士们在零下20多度的天气中卧冰尝雪,长途跋涉而毫无怨言),但在战术素养上,与俄军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在巷战这个环节上更加暴露了这支年轻部队的弱点。
根据前线指挥官的战况总结和经验教训:数万国防军将俄军团团围住后损失并不大,甚至在总攻开始后国防军依然损失微小,但在随后解决城里负隅顽抗的敌人时,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城破之时,国防军兵分数路朝城内挺进,此时进军的秩序已出现了混乱,到处可见各自为战的部队,所幸外围依旧保持了强大的兵力才没有造成让俄军趁势突围的危险后果。在巷战中,国防军将士英勇无畏,猛冲猛打,但效果并不好。仅仅为了攻克敌人在一处隐蔽的小楼后的重机枪阵地,就付出了近两个排的伤亡,后来不得不专门调集迫击炮手才干掉。本来国防军有一样巷战利器――手榴弹,但很多士兵是初次上战场,十分紧张,对城内敌人的抵抗情况估计不足,稍微有点动静就把手中的手榴弹扔出去。爆炸声此起彼伏,声音虽然蔚为壮观,但真正杀伤的敌人却微乎其微,很多时候只是因为自己紧张而把风吹过的动静都认为是敌人潜伏在那里而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