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节(1 / 2)
不过,他和陆玉庭无冤无仇,那些人不是去杀他的。
只怕是想将计就计让景王永远失踪,只可惜,被江源察觉,反被算计,借陆玉庭之手除了他。
“那为什么没有告诉皇上?”赵恒直言不讳。
若是曾江告诉了皇上,这会儿老头子只怕要召他进宫。
“大齐可以没有臣,但不能没有殿下,臣对皇上是据实以告,因为臣并无证据证明和殿下有关,至于皇上如何想,臣就不知了。”曾江的五官深邃立体,看似儒雅内敛,眼底却是锐利的。
他最后一句分明在告诉他,老头子已经对他起了疑心了。
老头子起疑心是意料之中,这事,他肯定要派密探去查。
“孤今日来倒是有件事需要曾少卿配合!”
“殿下请讲!”曾江并没有拒绝。
“若父皇再问起此事,曾少卿便说那些死士有京中口音。”
“殿下为何要如此?”曾江不解。
皇上只是怀疑,事情过去这么久,查起来也不好查。
他现在已经是太子,不日便是接任太子大殿,正式受印,曾江实在不懂太子这做法了。
“孤自有办法,若皇上问起,曾少卿如此说便是。”赵恒依旧是懒懒散散万事无忧的样子,丝毫不担心皇上会如何处置。
曾江也只能拱手道:“那臣遵旨便是!”
“曾少卿回京可还要继续在大理寺任职?”赵恒随意开口。
“一切听皇上安排!”不过,他猜皇上不会再让他回大理寺。
赵恒点点头:“曾少卿少年英才,一个区区大理寺少卿确实委屈了。”
“臣不委屈!”比起赵恒的随意,曾江的态度始终毕恭毕敬。
赵恒笑了两声:“曾大人太谦虚了,孤在这里要恭喜曾大人,也许过不了几日曾大人就要高升兵部了。”
曾江这次是立了战功的,上过战场的年轻小将就他一个。
若封将军那便要离开京城,皇上必然舍不得,曾家更舍不得,人家儿子才回来就送战场,这不合适,老头子不会干这事。
想来想去,也只有补了兵部侍郎的缺,崔家被斩,景王流放,兵部原张侍郎是立了功的。
可皇上是容不下这样两面三刀的墙头草坐着这么重要的位置。
听说突然得了重疾,没了。
这缺可是至今空着呢,曾江回来的很是时候。
曾江倒是没想到赵恒猜的到,刚才皇上确实问了他有没有兴趣到兵部历练。
曾江笑了笑:“如此,那便借殿下吉言了。”
“孤信曾大人的回归会给朝堂带来新气象。”
赵恒不愧是军营里出来的,语气坚韧,浑身霸气即便是一身常服也难以掩饰。
“太子殿下过誉,臣实不敢当,但臣会尽心做好差事!”曾江不愧是世家子弟,一言一行皆得体,不卑不亢,进退有度。
世家的子弟和寒门子弟最大的区别不是学识,而是眼界和气度。
举家族所有优秀资源培养出的孩子,便是比皇子也不差。
“孤信你的为人!”赵恒与曾江对视,眼神坚定。
“不过,”赵恒话锋一转:“孤并非让你成为孤的人,为孤做事,孤让你做大齐百姓手中的刀,斩奸邪,除佞臣。”
兵部也是大齐积患,克扣军中粮草,吃空饷,兵器老旧……
曾江回京,改变了些局势,老头子不会再让他在兵部闹腾。
本来兵部侍郎的位置,他有私心让陆玉庭接任的,可如今老头子疑心他,绝不会把这侍郎的位置给陆玉庭。
曾江虽破了局面,可也开了另外一个新局面。
老头子会拿曾江来抗衡他在朝中势力,让曾江成为他的人,那曾江便不得不站在太子势力的对立面。
老头子的权衡之术在他这里不管用,曾江可以不是他的人,但他必须是个为百姓谋福祉的好官。
否则,他也不能容他。
今日是托付,也是警告。
大齐虽姓赵,但这天下不姓赵,古来帝王没有一人千秋万岁,古来帝位更没有一姓到底,连始皇帝都不曾做到,更妄论赵家。
天下之主,有能者居之。若他赵家气数已尽,他不介意有能者替而代之。
不过,他不能把精力浪费在京城和老头子勾心斗角上,他有更重要的事做。
他不想有一日的大齐就像书中所写,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大齐不止京城之地,而他也不能做一叶障目的太子。
赫赫战功
曾江离开后过了一盏茶时间赵恒才从茶楼出来。
街上行人不少,尽管天气阴沉,刮着风,马上要落雨。
或锦衣华服,或粗布麻衣,或衣衫褴褛,有人行色匆匆,有人步履蹒跚,有人春光满面,有人满脸愁容,千人千面,万种形态。
他生于京城,长于西北,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