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章 龙井与西湖(5 / 12)

加入书签

因为史料记载有限,即便有人回贴发言,也是网上可以找到的内容。

比如我的问题“兰陵王的辉煌武功”,有个id为“北朝武魂”的回答——

“兰陵王高长恭,南北朝时期北方最勇武的战将,‘有胆勇,善战斗’、‘勇冠三军,百战百胜’。大家知道兰陵王大多因为俊美外表与凶恶面具,但在战场上哪个人不是凶神恶煞?杀红眼时谁管对方长什么模样?他成为一代名将还是因为智勇双全。兰陵王最著名的战役,是公元564年‘邙山大战’,兰陵王临危受命,戴着狰狞凶恶的面具,领着五百精锐骑兵出阵,杀入北周军中,一路手刃敌军数员大将。当他杀到洛阳城下,取下沾满鲜血的面具,露出世人皆知的俊美面容,守城官兵士气大振,杀出城中大破周兵。《北齐书》记载:‘芒山之败,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遂至金墉之下,被围甚急,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曲》是也。’”

莫妮卡在旁边看着说:“哦,原来兰陵王是这样的人。高能,你真是他的后代吗?”

这样的问题我根本无法回答,也许论坛里的帖子会有答案。我看到我的另一个问题“谁知道《兰陵王入阵曲》?”

有个叫“脸谱”的id回答——

“《兰陵王入阵曲》,因为兰陵王的赫赫战功,北齐武士模仿他戴着面具杀敌的英姿,持假面歌舞庆祝胜利,成为挥剑击刺的男子独舞。《兰陵王入阵曲》充满战争的壮烈与男子汉的气魄,在历史上广泛流传,多次在唐朝宫廷内表演,宋朝以后逐渐失传。此曲在唐代传入日本,流传千年基本保持原貌。至今在古都奈良的“春日大社”,一年一度的日本古典乐舞表演时,《兰陵王入阵曲》仍作为第一个独舞表演节目。日本将其视为雅乐,有严格的“袭名”与“秘传”的传承制度。1992年9月6日,经中国文物部门组织,日本奈良的雅乐团在河北磁县兰陵王墓前演出了《兰陵王入阵曲》。”

我的id在下面继续跟帖,居然发了一首辛弃疾的词——

兰陵王

辛弃疾

恨之极。恨极销磨不得。苌弘事,人道後来,其血三年化为碧。郑人缓也泣。吾父攻儒助墨。十年梦,沈痛化余,秋柏之间既为实。

相思重相忆。被怨结中肠,潜动精魄。望夫江上岩岩立。嗟一念中变,後期长绝。君看启母愤所激。又俄倾为石。

难敌。最多力。甚一忿沈渊,精气为物。依然困斗牛磨角。便影入山骨,至今雕琢。寻思人间,只合化,梦中蝶。

我大量地问了这种问题,一旦有人回贴,不管什么内容,我都非常积极地跟帖与人讨论。一直翻到2006年10月25日,这是我的最后一条论坛主帖:“兰陵王是魔鬼还是天使?”

点开一看却是段简短的发言:“为什么?你们为什么说兰陵王是魔鬼?”

下面的跟帖是:“传人,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你所不知道的秘密。”

显然,这个“传人”就是指我在论坛的id“兰陵王传人”,看来我已经与论坛里的人混得比较熟了。

接着就是我的回复:“请告诉我,兰陵王还有什么秘密?”

对方的跟帖是:“你认为兰陵王是个天使吗?不,他是个魔鬼,他戴着面具杀人,杀了无数的人,因为他渴望去杀人,却又不想被别人看到自己的脸。于是就使用了那张面具——不是一般的面具,甚至不是人为的面具,而是恶魔赐给他的,他变成了一张恶魔的脸,代替恶魔去尝遍人间的血。”

我立刻在后面跟帖反驳:“不准你侮辱我的祖先,我身上流着兰陵王高长恭的血,我不相信他是你所说的魔鬼。历史上的记载很清楚,他是一个勇敢的将军,也是一个谦逊的君子。北齐书记载‘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他文武兼备,可以与将士同甘共苦,对待下人也平易温良,就像他那张俊美的脸。”

“god!”

莫妮卡盯着屏幕赞叹了一声,已经对我刮目相看了,我尴尬地说:“这我也是第一次才听说,看来那时候我阅读了大量有关兰陵王的资料。”

但这条bbs长帖还没完,对方仍在和我论战:“楼主,我想提醒你,中国的史书只能代表记录者的观点!与其说历史是被记录的,不如说是被创作的!真相永远是一片迷雾。你的兰陵王天使论,全来自于这些记载,但我并不完全相信。真正的历史往往是另一种版本。再提醒一句,不要以为作为兰陵王的后代,你有多么荣耀。其实,你血管里高长恭的血脉和基因,反而会成为你生命中最大的悲剧!如果不祸害你自己,那么必将祸害整个世界!”

这段话让我心中一震,仔细想来并非没有道理,谁都没有亲眼见到过历史,所以谁都无法断定,那些古书里写的一定是真实的?

但接下来的帖子没完没了,我无法接受对方的观点,憋足劲要把他驳倒,开始昏天黑地的论战。你一言我一句,居然搭起几十层的高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