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初到保定(3 / 4)
根本就没区别。
“曾将军果然非凡,有曾将军,华北甚幸,东北军甚幸……”张学良由衷的赞叹。
“曾将军可有好办法?”张学良动情的问道,‘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看似全部都是劣势,但还没有说东北军占据地理人和,总有一点要比日军强的地方吧!
有长处就有解决的办法,连孙铭九也支着耳朵,也想听听曾一阳的解决办法。
“在我看来,放弃平津是对的,即便将半个河北让给日本人也应该。”曾一阳可不会因为是中国人,而固执的认为必须要守土必争,反而战术应该扬长避短。
“什么?”张学良大惊道。
当年,很多人都认为,热河无险可守,应该放弃。但是汤玉麟从热河逃走后,就被打上了汉奸的名头。这才不过是热河,北平在十年前还是国都,天津更是我国近代最大的商埠之一,随着国内政治中心的南迁,重要地位也排在上海,广州之后。
这样的地方说让就让,还真的有点难舍。
“平津不适合大战,一方面两城历史悠久,战火起来后,大量遗迹被毁坏,遭受舆论非议,可能会动摇部分中间分子抗日的决心。另一方面,在没有强度大海军保障的情况下,天津是日军后花园,他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加上平津发达的铁路线,只能是为日军大量的物资运送提供便利,而对我军完全是弊大于利。而日军占据平津后,表面看他们得到了好处,但从短期来说,他们必须付出两个师团的兵力来守卫这两座超级城市,对整个华北来说,起到了牵制日军的作用……”
张学良不由感叹,为什么外国专家对曾一阳另眼先看,连德国上将西克特前国民政府军事总顾问都对他赞叹有加,是因为曾一阳不仅仅是战术上有着很高造诣的将军,而且在战略上,更是洞悉极深。
想到这里,张学良也不由得奇怪,似乎丢失了平津后一直压抑的心情,仅仅和曾一阳谈了十几分钟后,就荡然无存,反而有一丝庆幸,不然东北军真要在平津损失一半兵力,连反击的力量都会丧失。
张学良不由为自己的决定而庆幸,即便曾一阳无法让东北军在华北有所建树,但也能让自己的心情宽宥不少,也是一件好事。
眼看就要到司令部,张学良不免有些心急的问:“还请曾将军教我,东北军该如何应战?”
“不着急,河北现在安全的很,汤恩伯的十三军,刘峙的第二集团军、卫立煌的十四集团军都在河北,刚刚布防,日军也不是铁打的,他们也需要休整和重新集结,明天再说。”曾一阳当然不急,他现在即便将作战计划想的再好,也要有执行的部队。
张学良的东北军能听他的吗?
显然不行,因为东北军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时候,再说中央军在怀涞沿着平绥线布防,这时候,东北军连长辛店都丢失了,还谈什么北上支援中央军。再说了,让第五师团骄狂一些也没什么不好。
至少,在淞沪战场开辟后,日军会低估华北的抗日力量,反而准备全力和中央集团的决战。
就曾一阳的想法,那时候的华北才是最佳的进攻区域,现在该丢掉的地方,就丢掉,该防御的地方稳固防御。到时候,淞沪打的最激烈的时候后,给华北日军致命一击,才是曾一阳一直想的事,可惜现在还无法判断,最后的日军布防和数量,不过二十万日军还是会有的。
牵涉如此大军队的战役,也不是曾一阳想发动就发动的,只能通过战事的演变,而临时做出作战行动。
用一点,来撬动全局。
再说了,要是东北军发了疯的和日军硬碰硬,也不用多久,只要三个月,东北军估计输的连毛都不剩了。
日军想巩固河北平津防线的欲望很强,关外兵力集结的防线,反是平绥线方向,也就是日军并没有将河北的东北军放在第一位,而是将山西的晋绥军作为第一对手。
这时候,正是应该放纵日军的时候,过渡的张扬,会让东北军处处居于被动,反而失去战略机动能力。
张学良为曾一阳举办了一个小规模的宴会,大部分都是东北军的高级将领。
“王将军,当年关中一别,匆匆四年,将军看上去可精神很多啊!”
“曾将军大义,矗霄莫不敢忘?这次在将军麾下,定然不负将军所望……”当年67军117师被俘中将师长黄师岳脸色尴尬道。
“呵呵,严重了。”曾一阳笑道。
“马占山将军,久闻不如一见,将军高举义旗,乃革命军人之楷模……”
“曾将军才是抗日名将,马某神交已久……”
哈哈哈——
…………
看着神闲若定的曾一阳,游走在宴会的各个角落,张学良忍不住心想,为什么曾一阳能够活的如此潇洒,而他却度日如年。
另外就是,这曾一阳也太能进入角色了吧!看上去完全不像是一个客人,而是一个好客的主人,在招待客人。(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a hr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