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六四章 渡江准备(2 / 3)

加入书签

已经让伪军放弃了白城这个坚城,加上这一区域,日军兵力本来就匮乏,除了日军的第8师团,已经退守到了松花江沿岸的江防,而23师团,在齐齐哈尔,固守嫩江大桥。

陈光短时间内,想要突破日军的封锁线,进入龙江,转而打通龙江和滨江两省的封锁线,已经非常困难。

而曾一阳在哈东和松花江边上,摆出一副攻打哈尔滨的架势来,无疑就是拖住日军东线部队,给陈光环节压力。但从大局上看,两军对峙,对抗日义勇军的好处并不大。

如果兵力充足,后勤补给充裕,曾一阳不介意发动一场轰轰烈烈的进攻,打乱日军在松花江北南上的防御。

依托铁路和公里建立的防区圈,在行动上是非常便捷的。

但是,曾一阳发现,几次前线的小规模作战中,日军使用汽车的频率大大下降。反而从火车站到前线,大部分都是用胶轮大车来运输,难道是美国断绝了日本的石油供应?

还是关东军中,石油储备已经被海军挪用?

想要试探日军的物资底线,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一支部队,在日军的交通线上来回的作战。用运动作战的方式,撕扯日军的后方和运输补给线。

不过即便是这样,对曾一阳来说,也非常困难。部队需要休整,主力部队需要恢复。加上前期准备的弹药中,机枪和炮弹的消耗量很大,需要补充。而野司的后勤部每天的产量有限,无法一边生产,一边提供前线部队的消耗,所以,即便曾一阳发现了日军的软肋,也无法一时间试探出日军的虚实来。

但是,前期作战,部队伤亡不小,伤兵也需要一个休养的过程,来养伤。

主力部队招收的一部分新兵,也需要训练的过程,所以,对曾一阳来说,部队短时期内,无法发动大战。但是关东军的情况也非常不妙在,除了11师团全军覆灭之外,24、25、28这三个师团的伤亡也很大。

加上伪军部队,在这种大战中,很难起到作用。尤其是有些伪军将领,在作战中,敷衍了事,让日军前线指挥官恼怒不已,从南满调集的两万多伪军,反而不是顶在防御圈的第一线,反而作为后方的辎重运输保护部队来使用。对梅津美治郎来说,回国向天皇请罪的过程,让他非常难受。

在日军中,他很少带兵出战。但多年以来,都是被当成天才来看待的。一再的失利,虽然高层并没有特别的怪罪,但是部下对他这个司令官的信心大打折扣。

进入7月,日本国内,在军部的授权下,组建了6个新师团,可武器数量不足。新师团只配备了一个大队的山炮大队。

这次,梅津美治郎从国内带回来的两个师团,已经在大阪和长崎上船,一周之后,也将抵达东北战场。

但梅津美治郎并不对这几个师团报以希望,以常设师团的国内守备部队组建的3联队师团,表面上看,应该是战斗力非常不错的精锐师团。但实际上,日军在中国战场上,担负前期进攻任务的都是常设师团。

兵力损耗之后,用守备部队补上。这样一来,那些常设师团守备部队的老兵,都在中国战场上。日本国内的守备部队,大量启用在乡军人,和新兵,战斗力已经不能指望。

从抗战一来,日本也已经30年没有作战了。

预备役和守备部队的战斗力有多大,很难估量,在关东军中,以参谋长饭村穣中将认为,两个新师团只能担任在南蛮的城市防御,无法投入到前线作战中去。

除非,将两个师团的兵力拆开之后,补充前线作战部队。

但日军中,想要拆开一个师团,除非有军部的命令,不然即便是关东军司令部,也无法直接下令。

关东军的麻烦事,也不是仅仅面对抗日义勇军的主力部队,还有更糟糕的是,在南满和吉林等地。民众早就对日军的残酷统治心怀不满,关东军在前线战略上的失利,让很多人看到了希望。在东北军地下党的领导下,从东北的工业中心,奉天,学生罢课,工人罢工,连城市的市民都开始罢市。

一时间,罢工,抗税的行动,席卷了整个南满。

关东军已经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血腥镇压绝对会激起其控制区域内,更大的动乱,毕竟,对于日本来说。青壮年很大一部分都去当兵了,国内担负生产的老人和女人的比例也在越来越大,要是失去了南满的工业基地,也不用打仗了,前线的日军就会因为没有弹药,连防御都将困难重重,更不要说进攻了。

在获得了关东军占领区内,游行罢工已经成势。

曾一阳也决心在雨季到来之前,发动进攻,接应陈光兵团过江。

从地图上看,陈光在嫩江北岸可以占据大量的土地,不过这些区域都是地广人稀的区域。大兴安岭中,人口本来就稀少,加上龙江还有大片嫩江和松花江交汇区域,大量的沼泽地,给予部队的空降不大。

之适合开辟游击战区,根本就不适合主力部队作战。

一个月,最多一个月之后,就是东北地区传统的雨季到来。虽然和华北相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