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5节(1 / 3)

加入书签

案桌上摆好了果子,这时节果子多,常见的桃李瓜果不言,还有石榴、榅勃、梨、枣、栗子、葡萄等吉祥县本地难得一见的果品。

平时在外面难得一见的果子如今随意的摆放在各个案桌上,随意吃随意拿,由此可见鼎盛楼的实力。

不少书生家里没钱,饿的面黄肌瘦,他们一心想吃果子,可是为了名声没人敢下手。

王七麟不在乎,进来后抓起一串葡萄就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品鉴:“真甜啊。”

“嗯,这个大枣不错,虽然小了点,味道还行。”

“呵,这是哈密瓜?西域的果子,咱们这里还没有种的呢,来,尝尝。”

王七麟刚拿起一个哈密瓜,这时候孟忠贤走了进来。

县里书生等于都是他的弟子,见到他纷纷恭谨主动的打招呼。

孟忠贤转了一圈意气风发的来到王七麟跟前,拱手行礼道:“王大人,中秋团圆欢乐。”

王七麟回礼,将哈密瓜递给他道:“这个点了,孟大人的肚子一定空了,吃一口果子?”

孟忠贤接过哈密瓜笑道:“好,多谢王大人。”

哈密瓜从未传入吉祥县,他拿到后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但为了保持博学多知的形象他又不能开口问,于是就给旁边端茶倒水的小二使了个眼色。

王七麟注意到后抢先说道:“孟大人放心,这是西域甜瓜,没有毒的。”

小二点头。

孟忠贤沉稳自信的笑道:“我自然知道,玄奘法师的《西行大道经》上记过这果子。”

说完,他张开嘴咬了上去。

一口没咬动。

孟忠贤郑重其事的点头道:“正如典籍中记述那样,这果子的果皮很硬,很难咬动。”

王七麟惊呆了:我他妈直呼内行!

他问道:“孟大人,玄奘法师有没有在书里说,这果子与西瓜一样是切开吃瓤的?”

店小二疯狂点头,并用眼神暗示茶几上的小刀。

孟忠贤知道自己闹了笑话,但学生们现在都在看着自己,他面色沉稳的说道:“玄奘法师介绍过这西域甜瓜的吃法,可是他却说,西域的贵族就是从外皮开始吃,这叫先硬后软、先苦后甜,正如做学问一样!”

说着,他硬生生的啃开哈密瓜的果皮,一口口吃了下去。

王七麟服气了,他钦佩的感叹:我愿称之为绝活!你们儒家的就是牛逼!

《中秋月夜赠刘曹二君》

孟忠贤一口一口的将哈密瓜吃了下去,一边吃一边点评:“皮硬肉软、先苦后甜,这西域甜瓜真如做人做学问一般啊,好瓜,好瓜!”

王七麟给他鼓掌:社会社会。

他这掌声是真心实意的,老头子的牙口和饭量真可以。

接着官员们进门,万佛子混在里面,看到王七麟后便跳过来拎起一串葡萄美滋滋的吃了起来。

刘博和曹庆两人陪同赵霖进门,他们一露面,全场起立跟迎接首长似的,就差鼓掌欢迎。

赵霖官阶最高,但此人不善言辞,为人低调,所以今晚的主角就是刘博和曹庆唱二人转。

刘博是真喜欢章如晦,来参加个中秋晚宴都要带着他,并且还给他在上座添了个位子让他坐到自己身边。

见此赵霖招手也添了个座,把王七麟给叫了过去。

见此徐大心花怒放,道:“七爷现在成了赵大人的心头肉啊,嘿嘿,看来升官有望!”

谢蛤蟆翻白眼道:“无量天尊,你个没心没肺的,王大人这次不吃处分就不错啦,还升官呢?你想的怪好,你怎么不想他娶媳妇?”

祖志文充当主持人身份,大家伙坐定后他招招手,有莺莺燕燕们端着小盘的田螺送上。

只见红裙黄衫飘荡,屋子里多了许多脂粉味,空气中开始流淌着暧昧的气息。

每人一盘小田螺,祖志文站起来叉手说道:“父母官们,下官有礼,这正所谓中秋吃田螺、好事一摞摞,我们吉祥县没什么有名特产,但县外吉祥河所产田螺还不错,可以明目,所以特请诸位尝尝。”

刘博挽袖捻了一个田螺笑道:“多谢贵县好意,此时吃田螺确实是好时节,正所谓中秋佳节近如何,饼饵家家馈赠多;拜罢嫦娥斟月下……”

“芋头啖过又香螺!”堂下书生齐齐摇头晃脑的接了最后一句诗。

王七麟没听过这诗,不知道这些讲究,他们老农民只是知道此时田螺空怀,腹内没有小螺,肉质特别肥美。

不过田螺吃起来费劲,民间用一根扫帚草往外扎着吃,但这是粗鄙之举,上不得台面,正式场合都是纯靠嘴巴往外吸。

王七麟内力足,一口气能吸出一块肉,书生们气力不足,有的瞪着眼有的鼓着腮帮子,结果最后也没吸出什么来。

徐大是高手,他不光能吸,还能用舌头轻巧的挑出螺肉来,所以只见他双手连动,一个个田螺离开他嘴巴就会变成空螺壳。

吃过田螺就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