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7节(1 / 3)

加入书签

谢蛤蟆起身道:“这祠堂有些问题,我们今晚得在这里好好查查,王族老,你先带族人回去吧,今晚不准有人靠近这里。”

王中航答应,带人离开。

徐大将门闩上,九六气炸了,急忙窜出来用爪子挠门:爹、爹,崽在门外没进去!

王七麟把它给捞了进来,然后它使劲把自己塞在门口角落里,倚着角落乖的跟个狗崽子一样。

他问谢蛤蟆道:“刚才我说小宝从井里爬上来的时候,你给我使眼色,是有什么发现吗?”

谢蛤蟆摇头道:“不是,我是让大人别说了,乡里人胆怯又愚昧,若是让他们以为王小宝被妖魔鬼怪附身,这消息能害死那孩子。”

王七麟恍然,沉默点头:“是我考虑不周。”

谢蛤蟆又笑道:“不过我现在确实有了发现,我大约知道那口井是什么了。”

王七麟惊喜:“它是什么?”

“祭井!”

谢蛤蟆抚须道:“王大人刚才的话提醒了我,那井水之所以浑浊,正是混杂了太多的灰烬,纸钱纸人纸马的灰烬!”

他带三人往后走,指着井口道:“无量天尊,你们看,这个开口像什么东西?”

徐大沉声道:“棺材!”

武大三的眼神当场就直了。

谢蛤蟆跳起来在他后脑勺拍了一巴掌:“这时候你还瞎机灵什么呢?这怎么会是棺材?恰恰相反!这是个鼎,这是大鼎的开口!”

王七麟想了想说道:“好像还真是像个大鼎。”

谢蛤蟆傲然道:“老道士不会看错的,而且我们从四周往下挖,一定能挖到三条或者四条石柱子,那就是这座祭鼎的腿!”

“到底是祭井还是祭鼎?”徐大问道。

谢蛤蟆说道:“蠢,这是一座祭鼎造型的祭井!”

“我先说祭鼎,有句话你们应当听过,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你们知道鼎是国之重器、社稷重器,可你们知道鼎最初是做什么的吗?”

徐大点头道:“这我能不知道吗?最早是夏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

“错!两个两个地方!”谢蛤蟆摇头,“第一,鼎最早可不是夏禹造出来的,更早之前它就有了,它是用来行祭祀之事的。也就是说,鼎最早不是给人用的,而是装下羊、豕、肤、鱼、腊等祭品是给鬼神用的,所以可以叫它们为祭鼎。”

“祭鼎乃是神器,现在人间哪有寻得祭鼎的身影?于是祭井就出现了,它仿造祭鼎而建,用来给鬼神献祭,能收集八方祭品,这祭井的井水浑浊就是收集了八方纸钱、纸人、纸马、纸车的结果!”

“第二,夏禹收九牧之金并未铸造九鼎,他只铸造了一个鼎,那鼎有万千造化,叫造化鼎,为什么民间传它叫九鼎?因为三三不尽六六无穷九九归一,造化鼎能造化万物归于一体,故而俗称它为九鼎!”

听到这里王七麟猛的一震,失声道:“夏禹铸造的只是一个鼎?叫造化鼎?”

一座祭井

九鼎,造化鼎!

王七麟第一时间想到了炉鼎这个词,据他所知上古时代,炉与鼎是一样物件。

他这么问谢蛤蟆,谢蛤蟆奇怪的看了他一眼道:“王大人怎么关心这个问题?”

“突然想起来的,呵呵,呵呵。”王七麟讪笑,“这炉鼎在古代是不是一样的?”

谢蛤蟆道:“并不一样,上古时代炉鼎虽然是一个样子,但二者有个本质区别,曰有盖为炉、无盖为鼎!”

王七麟恍然的点点头,或许自己识海中的造化炉与夏禹大帝的造化鼎没关系。

问题是造化炉没有盖子,可它为什么还叫‘炉’?

他一直想搞清楚造化炉是怎么回事,甚至最初加入听天监的目的就是调查它。

徐大三人可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三人自顾自的讨论着:

“就算这是个祭井,可是跟杨左和冯亮有什么干系?”

“老道士猜测,若有人祭奠杨左与冯亮,或许祭品会流入祭井中。但是这依然说不过去哈?依然解释不了王小宝那孩子能提前预知人死掉这回事。”

“他会不会是阴差啊?上次咱们在七爷老家碰到过一个阴差,她就能预知人的寿命。”

谢蛤蟆立马摇头:“绝不会,他若是阴差,老道士不能一点看不出来。而且他还已经丢了一道魂,阴差怎么会丢魂?”

王七麟也觉得王小宝不是阴差,九六和八喵都是灵兽,即使人看不出来灵兽好歹能看出点问题来。

当然九六现在已经看出一点问题,所以它死活不肯进这祖祠,只是它年纪还小,别说说话了,连意思都表达不清,搞的王七麟不知道它在害怕什么而不敢进祠堂。

徐大想了想,说道:“咱们只在白天看过王小宝,要不然现在去看看?或许能查到新线索,怎么样?”

谢蛤蟆沉声道:“必须去,而且还要把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