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2节(1 / 3)

加入书签

这点很正常,冯亮死于八月初八,他们家人要将死讯传给他的这些同好,肯定需要耽搁一些日子。

十二封信还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平阳府之外写来的,最近的一封来自云州府,最远的一封竟然来自西北洲的凉州卫!

看着这些地名,王七麟苦笑道:“冯秀才还真是知交满天下。”

这些书生处可能有什么线索,但是他们隔着太远,挨个拜访并不现实。

这时候王七麟分外的羡慕梦中的地球,那里有电话有网络,寻常人也能天涯若比邻。

得知他的苦恼,徐大说道:“冯先生的至交不能都在外地吧?这城里还能没有个好朋友?咱去他的朋友那里先打听一下,说不准一样能打听到有用的线索。”

听到这话王七麟眼睛一亮,他拍了拍徐大肩膀道:“终究是读过书的脑子,灵光!”

舒宇有些不开心,他觉得这话映射了自己等人。

结果沉一还在旁边幸灾乐祸:“喂,新人,七爷说的是你,你没读过书,你脑子不灵活。”

舒宇更不开心了,问道:“那你读过书上过学吗?”

“没有。”沉一理所当然的说道,“但是喷僧没脑子,所以他肯定不是说我。”

舒宇愣是没法反驳他!

打听冯亮的人际关系并不难,很快徐大带回来了准确消息:冯亮在府城有两个最要好的朋友,一个叫苏南、一个叫武景朝。

苏南曾经在少年时得到过冯亮帮助,他天赋普通,去年才考上秀才,以前冯亮风光的时候跟班多,他敬而远之。

后来冯亮的际遇江河日下,他自愿做冯亮的跟班,与他一起探讨学问、给他借书送书。

武景朝是武家嫡系子弟,他也是个天赋普通的人,迄今没能考出秀才。

但他哥哥武景辉却是平阳府城中另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天才,他自幼体格强壮拜入天武门,后来屡立奇功,如今已经进入神都天师殿,成为殿中最年轻一位天师。

如果说苏南给落魄后的冯亮送去的是人文关怀,那武景朝送去的就是物质关怀,冯家能维持现在过得去的生活全靠他,冯亮两个弟弟的活计就是他安排的,冯亮能有那么多书也是他送的。

于是,王七麟决定去拜访一下这两人。

求票票)

苏南家中经营一个小吃店,主要卖的是卤饼,另外会有一些时令小菜,像现在深秋时节,他们家有一道叫做莲房鱼包的美食。

这美食在中洲等北方地区很少见,苏南家来自南方苏杭之地,所以会做一些南方才有的精致菜肴。

莲房鱼包就是这样一道菜。

它把莲蓬去瓤,截去下底。剜去瓤,留下孔,然后再取鱼肉,用酒、酱、香料腌制后将鱼肉剁碎,把莲蓬孔装满,最后用截下的底封起来放到锅里蒸熟。

这道菜做起来费劲,价格自然不便宜,在平阳府不太受欢迎。

平阳府的百姓都是豪迈的北方汉子,喜欢大块吃肉大口喝酒,他们对食物味道不在乎,在乎的是能不能填饱肚子。

王七麟四人去了的时候正好吃午饭,店内十张小桌,坐着二三十号人,但大多只点一大碗卤饼,顶多配个腌黄瓜、酱茄子这般小菜,没有一个人点莲房鱼包。

徐大一口气点了五个。

舒宇笑道:“徐爷你是要一个人吃两份吗?”

徐大愕然,说道:“哦,忘给你们点了。”

舒宇以为他在开玩笑,这就说明他不了解徐大了。

王七麟又加了三份。

他们一桌点了八份莲房鱼包,苏家掌柜很热情的亲自给送了上来并亲切的问道:“几位爷可是苏杭之地北上而来?小店的莲房鱼包味道正宗,但平阳府内缺少湖泊,所以莲蓬稀少,于是我家只能反复使用这莲蓬,还望几位爷海涵。”

王七麟说道:“掌柜的客气了,我们是当地人,只是慕名而来。”

苏家掌柜恍然,他说道:“可惜之前送来的鳜鱼都已经用完了,否则应该用鳜鱼肉来做这道菜给你们尝尝,如此味道才是鲜美。”

莲蓬打开,徐大哆嗦了一下。

王七麟问道:“你好了?”

徐大说道:“什么好了?还没有吃呢,我是突然看到这么多孔洞,忽然心里不对劲。七爷你说我这是不是毛病?我看到很密集的东西就会心里不舒服,忍不住的难受。”

王七麟说道:“你一把一把捞钱的时候,怎么不难受?难道那些铜铢银铢还不够密集?”

沉一用叉子叉出一条鱼肉吃了起来:“阿弥陀佛,真香。”

他很虔诚的往南方拜了拜。

舒宇看的一愣一愣。

王七麟吃了口鱼肉,绵软稀烂,滋味鲜美,确实是难得的美食,跟他以往吃的鱼是完全不同的风味。

不多会,一个书生打扮的青年进店来吃饭,他头顶青方巾、身穿素白长袍,胳膊上还绑了一条黑纱,满脸憔悴、面带哀思,徐大见到后就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