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6节(1 / 3)

加入书签

当务之急是去救下黄君子。

正好王七麟此次出行的目的便是查询七县听天监的详情,他可以借此机会冲这俞马县大印赵荣生发难。

他留下谢蛤蟆来看守伥鬼和孩童,自己和徐大乘驴车赶往县城。

三星庙隔着俞马县已经不远了,他们到达县城,县城里很热闹,许多百姓拖家带口的端着个碗去四处粥铺喝热粥。

徐大也从怀里掏出来一个碗,他搓着手说道:“七爷,咱赶了一路太冷了,先去喝一碗粥再去驿所找人也不迟。”

王七麟也想喝一碗热粥,于是便点头应允。

城门就有衙门的粥铺,这粥铺设立的很大,一溜二十口大铁锅在冒热气,大米粥的香甜滋味顺着风往四方飘,惹得许多人在吞口水。

王七麟走过去要排队,看见有人打了粥后狼吞虎咽的又回来排队,他们一边喝粥一边往外吐。

见此他有些不悦,问道:“你们多次排队打饭就罢了,为何吃一口还要吐一口?”

这汉子看到他手提长刀、气度不凡,便没敢造次,老老实实的解释道:“粥里有枯草叶子,我得吐掉这枯草叶子。”

王七麟探头一看,碗里确实许多枯草叶子,掺和在整个粥碗里头有些恶心。

这一幕让他心头火起,他猛地阴沉下脸说道:“衙门真是过分,竟然往粥里撒入杂草来充数,这是把老百姓当牛马牲口了吗?”

徐大无奈的说道:“七爷你莫要发火,咱们这是碰见一位正经父母官,他往粥里撒草叶是对的。”

王七麟一怔,问道:“为什么这么说?”

徐大道:“粥铺施舍粥水是为了啥?为了救穷人的命呀,如果粥铺施舍的都是好粥,那能过活下去的家庭也会来占便宜。”

“他们往粥里加上草叶子,这样煮出来的粥发苦发酸,吃起来费劲,那但凡家里有口饭吃的人便不会再来占这便宜了。”

听到解释,王七麟恍然。

他站出队伍往四周看去,果然,队伍里的人多数面黄肌瘦、衣衫褴褛,他们打上热粥后并不在意里面的草叶,举起碗筷便使劲扒拉,有的连草叶都要吞下去。

王七麟看得心酸。

城里有些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还比不上他们乡里人,乡里碰到谁家断炊,左邻右舍和族老会正经施舍点柴米油盐帮忙过活。

他没好意思再混在队伍里跟百姓抢口粮,伸手就拖走徐大道:“去,给县里头捐点金铢。”

徐大说道:“七爷,你这就欠缺江湖经验了,既然要动用金铢了,何必捐出去?咱去驿所,以听天监的名义也设立一个粥铺啊。”

听到两人的话,旁边一个领着孩子的老汉笑道:“听天监设立不了粥铺,他们自己闹了笑话,这会估计还被人堵着门呢。”

王七麟问道:“县里听天监的驿所被人堵了门?为什么?”

老汉说道:“你去瞧瞧就知道了,听天监的官老爷勾搭民妇,被人家男人找上门了,从昨天开始就在门口嚷嚷着要讨还公道。”

“他们今天去衙门告状来着,那个媳妇让人勾搭了的傻汉子还说要上京告御状呢,可热闹了,要不是到了饭点来吃粥,我还要在那里看,这比看戏带劲。”旁边有人补充。

王七麟挥手道:“走,去看热闹。”

听天监重大案件

俞马县靠近府城是个富县。

这县城里头多有楼房,内城街道宽阔敞亮,路边有引水沟,当大雪融化成雪水会流入沟中,保护路面没有变的泥泞不堪。

当地驿所修筑的还算开阔大气,这是一座高墙大院环绕了五六座楼房而成,大门描有红漆,门板上有锃亮的大门钉,看的王七麟有些眼馋。

他的铁尉驿所太烂了。

不过铁尉驿所虽然烂,好歹保持有威仪,特别是两端路口贴了不准随地大小便告示之后,整条街道都变得格外干净。

这座驿所门口就很乱了,好几条汉子在门口骂骂咧咧,有几条汉子在劝说,四周站着许多人看热闹,其中有人是磕着南瓜子看热闹的。

王七麟摇头道:“咱们听天监在吉祥县的时候简直是威风八面,怎么到了平阳府变成这样?”

他的压力来了,他必须得重振听天监神威,以展示他这位年轻铁尉的手腕和能力。

徐大说道:“赵荣生是个孬种,他就让人在门口闹腾而不管?要我的话直接贴一个告示,谁他娘的在听天监门口大声喧哗,一个人扣一个银铢。”

“对了,七爷,咱们的驿所的告示得改一改,有人大小便罚款太高了。”

“怎么了,有人交不起钱吗?”王七麟问道。

徐大说道:“大家伙都交不起钱,所以没人敢在咱地盘上拉屎拉尿了,所以我琢磨咱们要不罚款额度低一些,快过年了,咱得想办法赚点钱买年货啊。”

王七麟惊呆了,这是为了创收不择手段了?

他们两人随意聊着挤进了人群,随即一起惊呆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