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63节(1 / 3)

加入书签

于是他忍不住发问道:“唐大人,你不是说这是一条墓道吗?这墓道怎么这么长?”

唐铭说道:“根本我的推断,咱们距离主墓穴已经不远了,刚才通道口可是有燮胄守门,在以前朝代里头,这东西就是无敌的。”

“你们看,它们在这里不知道矗立多少年一直没被破坏,墓主肯定对它们有信心。”

“所以我什么意思呢?我的意思是咱们现在走的是正确墓道,路虽然远但没有岔路,因为墓主有燮胄给自己守门了,没必要再去修建类似迷宫之类的东西,毕竟在地下凿洞可是大工程!”

他这番话说完后没多久,四人面前忽然出现了两个一样大小的洞口。

黑洞洞的两条新通道并排出现在路的尽头,好像一只来了洪荒的巨兽瞪着眼睛嘲笑他们四人。

“我操他娘!”唐铭愤怒的叫骂声响了起来。

带小蛋壳去医院复查来着,所以更新晚了一些,小蛋壳的黄疸一直不消退,很惆怅,下周三还要复查,很担心会被收治入院,那样可就得在医院过新年了,唉。

镇宫冰俑

“走哪个?”徐大有些幸灾乐祸的看着唐铭。

唐铭阴沉着脸站在两个洞口之前左顾右盼,一时麻爪加傻眼。

想了一下,他开始旁征博引:

“老子曰:‘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史记·魏列传》:‘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既然古人以左为尊,咱们走左边那个洞口应该比较好。”

听到唐铭嘴里一顿之乎者也,王七麟顿时感到头大,这不是他的强项,他只能去看谢蛤蟆和徐大。

谢蛤蟆从容的说道:“唐大人此言差矣,古代是尊左还是尊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年代存在着不同的规定。”

“而在周、秦、汉时,老道记得老祖宗们是以‘右’为尊,故皇亲贵族称为‘右’戚,世家大族称‘右族’或‘右姓’。而且,在秦朝右尊左卑尤其表现在建筑住宅上,豪门世家必居市区之右,平民百姓则居市区之左。”

“再者,据咱们所猜测,如今咱们所在之处,乃是秦朝鸩王所铸造的地宫之内,而这位鸩王算是官场中人。古时官场上尚右,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这么看来也应该是右侧的洞更重要。”

见自己意见被谢蛤蟆不留情面的驳斥,唐铭感觉面子挂不住。

本来谢蛤蟆救过他一命,他对谢蛤蟆很是感激。

可是细数一下他们四人自从相见开始他便一直拖后腿,这让他心里不是滋味。

他得展示自己的存在价值,否则谢蛤蟆下次未必愿意救他。

带着这个想法他便说道:“道爷所言甚是,但您的话对不上道家的规矩。”

“《道德经》有云,‘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又云,‘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在其他的典籍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如《礼记·檀弓》篇记孔子有姐之丧,郑注云:‘丧尚右,右,阴也;吉尚左,左,阳也’。”

洋洋洒洒说了一大篇,唐铭自己都被自己说服了,感觉确实应该走左边那洞口,就有些得意洋洋起来。

等他看谢蛤蟆,发现对方正笑意吟吟的看着自己,又有些心虚,就绞尽脑汁的想了想继续说道:

“据我说知,上古先秦人在天道观领域持有天道尚左、地道尚右的观念,这一观念与阴阳相结合就构成了堪舆学说的早期基础,形成了左阳、右阴,左阳为上、右阴为下的观念。”

“《尸子》记载:‘天左舒而起牵牛,地右辟而起毕昴’。明白这话什么意思吗?意思就是……”

“就是说天是从左向右伸展开的,以牵牛之星为;地是从右向左转动的,以毕宿和昴宿为。天道为阳,尚左,故以左为上为尊;地道为阴,尚右,故以右为下为卑,对吗?”谢蛤蟆接口说道。

唐铭情不自禁的点头。

这说法没问题。

谢蛤蟆又接着道:“无量天尊,唐大人你说的那些话都对,但就像你自己说的,那是上古先秦人的观念,可咱们现在站在哪个朝代的东西?是秦朝!”

“不错,先秦时期,当权者认为以左为尊,但随着朝代更替,术士们的观念开始发生变化。”

“上古先秦时期在帝王心目中,崇尚天道的观念居于主导地位。而到了秦汉时期,则是崇尚地道、人道的观念发展起来。”

“秦朝堪舆名著《白虎通义·三正》有云:‘天道左旋,改正者右行,何也改正者非改天道也,但改日月耳。日月右行,故改正者亦右行也。’唐大人,您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吗?”

唐铭被说服了,他叹了口气道:“行吧,那我们走右边这个洞口,左边的洞口恐怕是通往一个不好的地方。”

他摆出愿赌服输的架势大踏步往前走,其实心里暗暗得意。

他认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