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4节(1 / 2)

加入书签

裴獗状似未觉,唇角微抿,“是吗?”

敖政心里话,你不就想让我夸一下吗?我都厚着脸皮夸了,你又来装着不知。

可惜,这位御史中丞可以骂遍满朝文武,就是怕他这个小舅子。

敖政长叹一声,“若冯氏是个寻常女子,也不会让宫里心生忌惮,不惜搬出朝官,御史台,如此大动干戈……”

裴獗道:“不过是李宗训借机找事。”

敖政见他心下明朗,老怀欣慰,“妄之明白就好。但这把刀子是你亲自递到李宗训手上的,能怪人家往死里捅吗?”

裴獗面无表情,眼风扫过冯蕴和敖七远去的背影,眉心皱了一下。

敖政看他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轻轻咳嗽,“李宗训那个老东西,野心不小呢。方才你也听到了,韦铮才上任多久,就敢在本官跟前叫板,谁给他的能耐?”

裴獗抬眼:“哦?”

敖政放下茶盏,身体往前倾,看定他的眼睛,压低声音,“朝中近日有风声传出来,太后要扩大候人数量,成立‘大内缇骑司’,欲与曹魏的校事府比肩。有人给我透底,说太后在李宗训跟前举荐了韦铮……”

候人便是斥候,候官是斥候首领,做的是刺探情报的事,如今已有数百人之多。

但比起曹魏的校事府少了一些特务的职能,不可以羁拿下狱,掀不起多大的风浪。

如果再行扩大……

分明是要效仿校事府,以特务机构来监视百官,从而掌控百官,势必会造出一片腥风血雨……

掏心窝子

“李老狗这是要捏住百官命脉,为其所用啊。”

敖政一句一句地把朝中大事揉碎了,再拆开来分析。

可裴獗不言不语,好似一个旁观冷眼人。

他见状,又忍不住提点道:“李家眼下最忌惮的,无非妄之也。昔日之恩,今日之仇。恩有多重,仇就有多大,妄之不可不防。”

当初是裴獗一力托举小皇帝登基,也是因为有他手上重兵,才能镇得住那些皇族宗亲的势力,使得北晋这些年来没有如同南齐一般,兄弟阋墙,自相残杀,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和发展。

可平静能保持多久呢?

李宗训当日倚仗的,变成了今日惧怕的。

从龙之功,终会成为功高盖主……

敖政道:“依我说,妄之实在不必为一个姬妾自揭其短,将把柄递到李老狗的手上。一旦落個通敌的罪名,即使今日无事,来日必翻旧账……”

裴獗:“欲加之罪。”

看他油盐不进,敖政重重一叹。

“欲加之罪,那也要有个由头啊,不会凭空生出说法来。妄之此举很不明智,若你信我,不如让老夫将冯氏女带回中京。老夫以项上人头担保,必可保她一命。”

裴獗冷眼看他:“若有一日,朝廷要问罪长姊,逼你交出人来。台主如何选择?”

敖政一怔。

这些年,裴獗很少和他提及他的长姊。

因为当年娶了正妻后,他又纳了两房姬妾,裴獗就此疏远了他。

敖政感慨着,“冯十二娘只是一个姬妾,说难听点,与家奴无异,怎可同你长姊相提并论?”

“男儿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裴獗似乎不想跟他讨论这个问题,留下这句话,一眼都不看敖政僵硬的表情。

“你若真把长姊放在心上,便不会纳妾。”

说罢起身拂袖而去。

只留敖政一个人在凉亭下吹热风,脑子都蒙了。

“妄之总有一天,会明白我的。”

男人么,年轻的时候才会钟情,到一定岁数就知道了,哪有什么从一而终?

水灵灵的花骨朵在眼前含苞吐萼,圣人也忍不住呀。

邢丙找的大夫是从本村叫过来的,姓姚,单名一个儒字,前两天才入籍花溪村,就在冯蕴家庄子的西头,一家七口人住着三间简陋的茅草屋。

乱世当下,人跟人交往很简单——不问过去。

入住的那天早上,姚大夫的新妇汪氏壮着胆子来长门庄,借两斤白面,说孩子馋大白馒头,哄不住。

阿楼让灶房给了她,汪氏千恩万谢地回去,夜里便还来十斤粟米。

她来时,恰好碰上邢丙家的二郎流鼻涕,当即领到姚家看了诊,拿出为数不多的药材,帮他熬成汤药喝下,才送回来。

药材在时下可是稀罕金贵的,姚家不藏私,长门庄也不能太小气。而且,有个大夫住在近邻,那是天大的好事。

冯蕴让邢丙的新妇徐氏带了一刀肉,二十来斤大米去姚家,千恩万谢送上诊金,一来二去,两家关系便亲厚了些。

阿楼挨了一顿打,方才从昏迷中醒过来,痛得直叫唤。

冯蕴进去的时候,姚大夫正坐在床前,为他处理伤口……

“小郎,忍一忍便好。”

阿楼刚要出声惨叫,看到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