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17节(1 / 2)

加入书签

杨什长叹息一声,“娘子总是为村里人着想的,往后哪个蠢蛋再敢多嘴多舌,我头一个不饶他。”

冯蕴笑道:“现在机会来了。”

众人双眼发亮,一眨不眨地看着她。

冯蕴道:“有了码头,从此,安渡郡再没有哪个村落敢和花溪村比客流……有了人,就会有生意。”

杨什长道:“那敢情好,这回想开什么铺子,大可去开。”

“不。”冯蕴沉着脸道:“铺子也不能想开就开,我今日找诸位来,正是想说此事。以前咱们是个小村落,怎么舒服怎么来,以后则是不同了,我们须得有统一规划,才不至于乱套。”

统一规划?

几个人似懂非懂。

冯蕴也没有想过他们会懂。

在请他们来以前,冯蕴已经画好了图……

这些人都不太识字,但图纸浅显易懂。

杨什长看着那标好的街道,铺面,画得明明白白,整个人都兴奋起来,嗓音激动得发颤。

“娘子是说,花溪村往后,会有这样的街面,还有这么多铺子?”

“不止。”冯蕴想着码头带来的货运和客流,脑子里也是无限憧憬。

“会有更多,会建设得更好。”

杨什长倒抽一口气。

这是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娘子,那我们能做点什么?”

冯蕴道:“未免将来失序,从现在开始,就得提前规划……”

说着她用手点了点图上的标注。

“这条村道,以后就不是村道了,而是官道,是安渡郡通往码头的必经之路,也是来往客商到达安渡的第一站。所以,店铺不可再沿村道而建,要留出拓宽的路面……”

她一桩一件,娓娓道来。

这哪里是一个村庄,分别就是一座城池的未来规划啊。

杨什长激动得语无伦次。

“好,这个……好是很好。”

接着,便有人眼尖地发现。

“里正娘子,这一片大多都是你家的地吧?”

冯蕴浅浅嗯一声,又在图上点了点。

“这里,除了任先生的住处,其他全是村里的荒坡,为免损害农田,在此兴建集市,最是合适。”

当时任汝德落户花溪,特地选到了长河边上。

那里的地很荒,离耕地远,大多数人都不愿意选,而他恰是因为附庸风雅,又要行事方便,不跟村里人过多接触,便选择了大多数人不选的地方……

不料他倒是赚着了。

杨什长羡慕不已,“难怪说人要得多读书,多长见识呢。任先生饱读诗书,见识就跟我们不一样,眼光就是看得长远啊。”

冯蕴笑了下。

任汝德选择那里,只是想独门独户罢了。

“要是诸位没有异议,回头我便做一个更详细的规划……但我们也不用着急,在码头建成前,有的是时间。”

说罢,她又沉下脸,扫向众人。

“从今天起,一定要捂好自己的土地,别轻易出手,转卖于人。”

一个伍长感慨。

“早知如此,我落户时,宁愿要贫瘠一些的荒地野岭,也要靠码头近些。以后码头人来人往,我就算在家门口摆一个炊饼摊,也能拉扯一家子。”

“不用羡慕别人。”冯蕴道:“今后的事,谁也说不清楚,离码头远一些的,也要紧紧捂在手上。说不定哪天,就比码头还值钱了呢?”

“会吗?会比码头的地还值钱?”

“你们看看鸣泉……那时候就一条小街,如今已发展成什么样子?”

众人突然沉默。

因为他们想起来,冯蕴也是鸣泉镇最大的地主。

与其说任汝德目光长远,不如说冯蕴,算无遗策。

杨什长感慨,“娘子真是如有神助啊。”

冯蕴口头上谦逊,心里也不敢得意半分。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外人肯定会说,她是占着裴獗才得了这些好处。

为一个“利”字,不知多少人眼红。

又不知他们会做出些什么事来……

这也是她为什么要把码头商铺的兴建,交到村里来办的原因……

她当然可以自己吃这一口独食。

但她没有这么做,也不能这么做。

人不能什么都要的……

杨什长几个人,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入夜时,温行溯从大营回来。

自从裴獗放弃将军府,入住花溪村,他就很少过来。

这么久,还是第一次。

冯蕴看到他,整个情绪都松弛下来,杀鸡宰鸭,让灶房很是忙活一番,特地为温行溯准备了好酒好菜。

温行溯却道:“不用麻烦,我等下就得回营……”

冯蕴脸上是肉眼可见的失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