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5节(2 / 3)

加入书签

左渔笑了笑,说:“广州确实很有特色,尤其是美食文化。对了,我曾经也有过一个小小的经历。我高中时曾来广州参加过一次电视台的采访,还因此有机会出版了一本书。”

教授露出惊讶的神情,有些意外:“真的吗?你高中时就出版了书?能跟我多说说吗?”

这位教授是那种没架子的白人学者,听到这个消息显得非常兴奋和好奇。

左渔点了点头,补充道:“是的,那本书是我高中时的一些作品合集。我当时参与了一个电视台的节目,节目结束后有编辑看中,决定将我这些作品出版成书。虽然现在看起来有些稚嫩,但对我而言,这段经历意义非凡。”

她至今仍记得那段时间,陆萍老师课间走过来跟她说:“左渔,你的书成功出版啦!”

那是她在兵荒马乱的备考里,听到的最好的消息。

那种心情就像暮春三月的柳絮,轻盈而又顽强地在心里飞舞,一丝一缕,都在激荡起无尽的欢喜和期待。

教授兴致勃勃地说:“那真是很有意思的经历!你能把这本书带给我看一看吗?”

左渔略带羞涩地答应道:“行,不过我现在手头上没有,明天我去图书馆找一下,如果找到的话,再带给您看看。”

翌日,参加论坛的间隙,左渔惦记着这事,抽空去了广州市图书馆。

她在图书馆的检索系统中查找了那本书,发现馆内的库存都已经全部借出了,但有一本比较特殊,显示是捐赠者个人的,需向服务台申请调阅。

她立即前往服务台,简要说明了情况,工作人员在确认了她的申请后,很快将那本书送到她手上。

左渔道了声谢,小心翼翼地接过,走到一旁,翻开书籍检查起来。

她快速翻了几页,指间感受到书页的轻微摩擦。

忽然,翻到扉页时,她的动作顿住了,目光被一行格外熟悉的字体吸引——

那行字用钢笔写成,笔迹锋芒毕露,上面写着:

【希望小妞,渔跃龙门。】

一笔一划,格外熟悉,带着少年特有的锐气。

左渔神情恍惚了片刻,然后心脏猛地一颤,认出这是许肆周的手迹。

落款处是2015年6月7日。

那一年,她高考,与他云泥殊路。

留言下方还有陌生人的一则善意更正:“有错别字,应该是鱼跃龙门-”

左渔诧异又纷乱,各种情绪纷至沓来。

这意味着什么?许肆周在她高考那天给她留下了祝福?

不对,刚刚工作人员说这本书是登记在捐赠者名下的。左渔立刻转身,急切地询问工作人员:“请问能查到这本书是谁捐赠的吗?”

工作人员本来已经在处理其他工作了,但见她这殷切又哀求的眼神,停下了手中的工作,认真地回答:“稍等一下,我来查一下。”

“好,谢谢您。”

工作人员在系统中进行了一番查找,然后抬头告诉她:“系统上登记这本书的赠予者是——xsz。”

“赠书日期为2015年6月7号。记录显示,这本书共数千册,都是由xsz捐赠的,但本馆仅保留了其中的十多册,其余的书籍被送往了其他阅览室、文化中心以及青少年宫。”

左渔深深吸气,心里既惊讶又泛起一种难以言喻的伤感。

时隔经年,通过这份记录,她好像发现了一些之前未曾设想过的真相。

左渔低下头,指腹轻轻摩挲着那份熟悉的笔迹,眼眶渐渐红了。

她开始重新审视过去。

她一直以为当时自己把许肆周伤害得那么深,几乎把他自尊都打碎了,他或多或少会因此怨恨她吧,或者至少不会再对她有所留恋。

然而现在看来,那段时间许肆周不仅没有怪她,反而在当年以这样的方式作出了回应——他祝她前途无量,他祝她高考旗开得胜,鱼跃龙门。

一瞬间,眼泪猝不及防地掉了下来,左渔缓缓蹲下身,她不敢放声大哭,因为图书馆里一片寂静,人们都在安静地看书。

在工作人员诧异的目光下,左渔突然起身,飞奔出图书馆。

她在路边找到一棵树,指缘攥着书靠在树干上,另一只手紧紧揪住自己的胸口。

周围的世界似乎变得模糊而遥远,泪水像洪水一般无法自控地涌出,仿佛要将心中的伤感和愧疚一同倾泻而出。

左渔大哭了一场,最终颤抖着手,拨通了渡嘉奈的电话。

电话响了几声后被接起,左渔哽咽着问:“渡嘉奈,许肆周离开恫山以后为什么没谈过?是没有遇到让他心动的人,还是……”

她有一个不敢说出来的猜想。

还是……他一直就惦记她?

那端渡嘉奈沉默了几秒,而后好似挺意外:“你现在还不知道?”

“我该知道些什么?”左渔问,声音中有种哭泣过后的沙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