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5节(1 / 2)

加入书签

赵眠面色一沉,嘴边泛起冷笑。

不愧是你,魏枕风,胆子真是泼天的大啊。

多少年了,这个男人藏在骨子里的恶劣真是一点没变,依旧那么让人防不胜防。

魏枕风知道玩不下去了,故作惊叹:“哦对对对,我想起来了,睡前我喝了点牛乳忘了漱口,不好意思啊。”

赵眠闭了闭眼,缓缓沉下一口气,冷静地抬起手,指着床头道:“跪好。”

魏枕风脸上的笑容凝固:“不是,要不要这么直抒胸臆?”

赵眠的眼神似刀子般戳在魏枕风身上。

魏枕风老实道了声“是”,跪床头的动作熟练得让人心疼。

魏枕风这一跪直接跪到了四月初八。第二天要登基的人,前一晚还跪着床头,要多低声下气有多低声下气。可无论赵眠怎么威逼利诱,他死活不肯做出“下次不敢了”的承诺,诚实勇敢到人没脾气。

赵眠简直服了,魏枕风的睚眦必报为什么总是用在奇奇怪怪的地方。

四月初九当日,赵眠陪魏枕风起了个大早。

承明宫内,一群宫女太监围在魏枕风身边,赵眠站在一旁看着他穿上崭新的龙袍。

南靖的龙袍是耀眼的明黄,北渊的则是沉稳大气的玄色,上面以金丝绣着九条巨龙,荣耀而盛大,威严尽显。

魏枕风穿上之后,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他看向赵眠,问:“你竟然不挑剔一下?”

赵眠一阵无语:“你很希望我挑剔?”

“别压抑自己啊,”魏枕风笑道,“不挑剔就不是你了。”

赵眠倒是想挑剔,无奈他在魏枕风身上找不到任何可以嘲讽的点。

玄色龙袍勾勒出青年修长的身形和劲瘦的腰身,少年的稚气和青涩已全然褪去,一双眼睛和泪痣却依旧保持着永不褪色的风采,好似春光月朗,一枕清风。

在他眼中,魏枕风的容貌从来就没有可以挑剔的地方。

但魏枕风都这么说了,他当然要满足魏枕风的请求。

赵眠用嫌弃的口吻道:“北渊的龙袍比南靖的丑好多——黑色?你们怎么想的。”

魏枕风感叹:“对,就是这种感觉。”

赵眠轻嗤一声,从云拥手中接过冠冕,道:“但你穿上很好看。”

魏枕风微微怔了怔,而后扬唇一笑,心甘情愿地朝赵眠低下了头。

北渊的登基大典与南靖的大同小异,以繁琐的礼节和冗长的仪式彰显天子威仪。相比南靖极致尊贵的典礼,北渊更讲究以武治国的风范。

数千名身披铠甲的精锐之师整齐划一地立于大殿之外。站在高处望去,一片银灰色的铁甲仿若浩瀚浪潮,将庄严静穆的皇城悉数淹没,独留一条康庄大道,延伸至大殿的尽头。

身着黑色龙袍的年轻天子头戴冕旒,腰间佩剑,一步步踏上长阶,来到北渊之巅。

本该是和畅的春风突然没有预兆地变得热烈,大风吹起青年龙袍的衣袖,金色的巨龙仿佛在这一刻被赋予了生命,腾云驾雾,极尽呼风唤雨之势。

“今日的风甚是喧嚣啊,又给大嫂添气势了。”站在底下观礼的赵凛忍不住酸道,“当然啦,还是和我哥没法比。”

吉时一到,天子于风中仗剑,祭火长燃,文武百官共跪之。

千秋万载,始于今朝。

庞大恢弘的臣服中,唯有一人是站着的。

赵眠和魏枕风隔着满地跪地的人群对望。一南一北,玄黄两影,掩映生姿,相辅而成。

他们在短短一年之内经历两次登基大典。上一回,赵眠高坐于明堂之上,魏枕风仰望着他。这一回,赵眠站在低处,望着高高在上的魏枕风,眼中浮现出和昔日不太一样的骄傲之色。

他在为魏枕风骄傲。

这是他喜欢的人,是他孩子的父亲。

当时,魏枕风看他坐上龙椅,想必也是同样的心情吧。

典礼结束的当夜,魏枕风在凤仪宫内为赵眠双手奉上了北渊国后之宝印。

赵眠读完魏枕风亲笔写的封后诏书,心满意足:“很好,以后朕终于不必随身携带之前的王妃之印了——那个好掉身份。”

魏枕风笑了声:“真是委屈你了啊。好在现在你不是王妃,是朕的赵皇后了。”

赵眠矜贵地承认:“是的,朕是赵皇后。”

“可朕在南靖却只是一个小小的妃位。”魏枕风唉声叹气,“同人不同命啊。”

赵眠不动声色地看着魏枕风演戏。

魏枕风幽幽道:“若繁繁的生母不是正宫皇后,他在南靖便称不上‘嫡长’二字。”

“差不多得了,魏妃,你争宠求上位的手段拙劣得不忍直视。”赵眠面无表情道,“朕实在看不下去了。”

赵眠击掌两下,白榆,沈不辞和周怀让应声而入。周怀让手捧一枚精致的锦盒,盒身通体金色,刻有凤凰衔珠之案,甚是端庄华贵。

魏枕风意识到了什么。在自己登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